自娱舞厅舞快三步舞曲

2018-11-05 09:56:47

  原标题:大国行长周小川③|改革艺术:有窗口果断推进,没窗口不硬干

  15年弹指一挥间,已年满70岁、“超龄服役”的周小川3月19日正式谢幕。从2002年底从证监会主席调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算起,他是历任央行行长中任期最久、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位。

  2018年3月9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成为了周小川央行行长生涯的一个公开“告别演出”。在被问及有没有特别难忘的和遗憾的事时,周小川说,能跟大家一起,将金融改革开放向前推进,是件很有幸的事。

  担任央行行长的前十年,从推动濒临技术性破产的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到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周小川身上一直贴着“改革者”的标签,英国金融时报评价其是“中国最有能力的技术官僚”。因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应对表现,周小川在2011年被国际金融领域权威杂志《欧洲货币》评为当年的全球最佳央行行长,更因“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命脉,对世界经济的稳定非常重要”在2010年排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出的年度“全球百大思想家”的第四位。

  在破例留任的后五年,周小川和他领导的中国央行“收官”利率市场化(编注:截至2015年10月,央行取消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上下浮动的限制,不过,央行目前仍运用存贷款基准利率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进行指导),推动了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8·11”汇改,并力促人民币成功入篮。

  而周小川留给后继者的,是一个“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的中央银行,也是一个国际地位今非昔比的中央银行。

  2018年3月19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易纲为新一任央行行长。

  “人民币先生”的汇改三部曲

  过去15年里,在一系列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中,周小川都扮演着“关键先生”的角色,外媒甚至给他冠上了“人民币先生”的头衔。这是历任中国央行行长中,惟一被冠以“人民币先生”头衔的央行行长。

  早在五年前周小川留任时,华尔街日报就曾撰文称,这暗示中国希望继续推进由周小川主导的金融改革,包括转向更加灵活的汇率机制。而在他破例留任的第一时间,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周小川已经承诺,将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开放中国跨境资本流动。 

  对于这个“人民币先生”的光环,周小川并不完全认同。

  “假如由于我的谈话对人民币有影响,才叫我‘人民币先生’,我觉得这个称呼不合适。但如果是因为人民币汇率改革,那倒是未尝不可。”周小川早年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如是说。

  2005年7月21日晚,中国央行突然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一次性对美元升值2%。这一消息当时震惊了整个世界。

  2010年6月,在经过长达5年的单边升值后,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2年,央行将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原先的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

  在2013年周小川再度担任央行行长之时,在许多经济学家眼中,完成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是央行迫在眉睫的问题。

  2014年3月,央行第三度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这只是后续改革的一个序曲。2015年8月11日,周小川领导的中国央行给了市场一个措手不及。

  当日,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提供中间价报价。这一调整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机制进一步市场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当期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不过,市场显然并未准备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快贬值引发了国内外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央行不得不着手抑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速度。

  “大家对8.11汇改有很多议论,觉得选择的时机不对。但是我认为,8.11汇改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原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如是评价这次汇改。

  在811汇改启动半年后,周小川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改革的艺术在于:有窗口时就要果断推进,没窗口时不要硬干,可以等一等,创造条件。”

  谨慎起步,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

  不同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上的“出人意料”,周小川领导下的央行在利率市场化上从谨慎起步,并在2015年正式取消利率管制。市场首先迎来的是贷款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2013年7月20日,央行宣布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从而彻底将贷款的定价权交还给银行。       

  在完成贷款利率这一“水到渠成”的改革后,存款利率市场化这一更为难啃的硬骨头开始加速推进。2013年底,央行开始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搭着降息的顺风车,利率市场化在2014年年末突然加速。2014年11月22日,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在随后的五次降息中,央行四度出手调整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最终在2015年10月24日,宣布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设置存款利率上限。至此利率管制基本取消,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周小川完成了一项从其上任前就已经摆在案板上的工作——出台存款保险制度。2014年11月30日,酝酿了21年的“中国版”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征求意见,2015年3月31日的正式发布,并从2015年5月开始实施。

  事实上,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从1993年开始讨论,到2014年开始立法,经历了21年。作为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在呼吁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上,可谓不遗余力。在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之前,周小川在2013年下半年两度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公开阐述中国版的存款保险应该实行有限赔付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而从最终落地的存保制度看,与周小川发表的文章颇为契合。

  国有银行股改的坚决高效领导者

  事实上, 自2002年被委以央行行长重任开始,“改革者”的标签一直伴随着周小川。

  先于利率市场化和汇改,对从证监会主席调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来说,摆在其面前的难题,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在周小川出任央行行长前后,国际上的一些经济类刊物纷纷刊文称,中国的商业银行濒临“技术性破产”。

  随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的大幕拉开。2003年11月,国务院成立了国有商业银行股改领导小组,履新不足一年的周小川担任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这个领导小组在随后的近7年时间中,以一种坚决而高效的姿态来主导整个改革。

  事实上,周小川的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之旅早在1999年就已经起航。

  1999年,时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的周小川,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公开上市的战略设计: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从道路选择上,应当参照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成功之处,实行股份制改革和公开上市。

  2004年1月,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方案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动用的是国家外汇储备。这一创新思维,突破了以往充实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模式,最终通过核销、剥离、注资和上市的四步走完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十余年后,周小川在2017年的陆家嘴论坛上回顾这场他主导的改革时说:“当年我国引入外资银行,最开始希望引入资本。回过头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从竞争中学习到了很多内容,为我国金融业带来了产品的演变、市场建设、业务模式、管理经验等一系列的变化。后来又通过竞争性股改上市,国内银行的经营效率、资产质量、公司治理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201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成功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完美收官,更是屡屡登上全球市值最大银行的排行榜,可是作为改革推动者的周小川却警告说,“中国银行业任何时候都要强调风险意识。”

  力促人民币成功入篮

  周小川执掌央行的后一半时间,人民币国际化经历了2009年的启航、并在2016年迎来里程碑事件——人民币成功入篮。

  2009年7月2日中国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一位参与这一机制设计的国有大行人士在回顾时坦言,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程度远远超出了预期:“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亚洲经济体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考虑通过本币结算减少美元的依赖,从贸易需求开始,人民币国际化就此起步。”

  尽管周小川说过人民币国际化没有预设节奏,但中国一直在积极寻求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子。在2010年,当时由于未能满足“可自由使用”的要求,人民币未能如愿入篮。

  五年后,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一起,跻身全球最重要储备货币之列,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权重货币。

  作为这一事件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周小川在人民币入篮一年之际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人民币加入SDR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可以说是上了一个大的台阶或走过一个里程碑,它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下一步改革开放重要的推动力。”

  “这看起来不是特别影响我们每天生活的一件事情,但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以一个平和、共享包容的心态越来越深的介入国际经济金融治理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央行副行长易纲如是说。

  谈及近十年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周小川在其最后一场记者会上说,主要的政策该研究的都已经研究了,主要的步骤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市场参与者的使用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谁也强制不了谁。 

  中国货币政策的代言人

  周小川担任央行行长的15年,中国经济历经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也遭遇过艰难的自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并在现在中告别超高速增长的时代,与此同时,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也逐步从从数量转向价格,从全面调控逐渐走向精准。

  从周小川登上央行行长开始,中国货币政策经过的两个紧缩和两个宽松周期。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出镜率”极高,对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的调整都超过20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超过了40次。

  不过,近年来,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上越发灵活,从“酸辣粉”(常备借贷便利,SLF)、“麻辣粉”(中期借贷便利,MLF)到“甜辣粉”(临时流动性便利,TLF),央妈接连端出一道道菜品,令市场眼花缭乱。

  “中国央行采取的多目标制,既包含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等四大目标,也包含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金融市场这两个动态目标。”周小川曾面向国际社会详细阐述了中国央行选择多目标货币政策框架的原因。

  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代言人,自2008年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攀升, “流动性过剩”成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名词,“货币超发”的争议接踵而来。  面对质疑,周小川多次公开强调,将注重通货膨胀的防治,坚持货币稳定,他更是发出“不要让老百姓手里钱毛了”。不过,周小川同时强调,“中国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经济,于是采取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吃药肯定有一点副作用’,如果当时退出政策再快一点效果可能更好。”

来源:安徽快三走势图时时彩网

上一篇:快3中奖概率计算公式 下一篇:快三后退锁步视频